官方护犊子!新闻力挺全红婵,揭露冠军入学后的真实挣扎

5374 新品推荐 | 2025-10-21 13:00:34

被问“你累吗”,她反问:“谁不累啊,你上班不累吗? ”;那句“小小巴黎,拿捏”的口头禅被批不谦逊;展示金牌时的活泼表现被批评为“疯疯癫癫”。虽然问题多半出在提问者身上,最终被贴上“情商低”标签的还是她。

没想到开学后,最先引发关注的还是她的身材。 休赛期训练计划调整加上年龄到了发育节点,她整个人比之前大了一号,肩颈和胳膊上的肉肉在亮黄色T恤下格外明显。网友开始指责她不够自律,对她休假日常指指点点,吃根辣条被说,戴个手镯被骂炫富。

这些人不知道的是,全红婵的身材变化更多是家族基因决定的。 她母亲和兄长都是偏壮硕的体型。她的妹妹全红桃和弟弟全进鹏就因为发育问题,十岁出头就长高发胖,不得不退出跳水领域。

跳水对身材要求极为苛刻。体重每增加1公斤,起跳高度就会降低2厘米,空中翻转重心偏移,水花控制精度直线下降。全红婵从东京奥运会结束后就开始面对发育大关,身高从1.43米长到1.6米,体重从38公斤增至48公斤。

面对这些难以抗衡的变化,全红婵的付出远超常人想象。 她每天保持6小时高强度训练,不仅要练习核心力量和水中动作,还要穿着控重服跑步、桑拿脱水、低热量饮食。

她每天称重3次,精准控制0.1公斤浮动,主动戒掉最爱的辣条和零食,晚餐主食常常只是水煮菜。为适应身高增长带来的技术变形,她每天加练2小时,通过高速摄影机逐帧比对空中姿态,单日跳跃次数高达300次,即使脚踝肿胀也绑着绷带坚持训练。

2025年5月她因腰椎劳损退出全国冠军赛;7月又因脚腕旧伤缺席世锦赛。仅一个月后,她就在社交平台晒出训练照,脸颊通红,满头大汗,后背衣服完全湿透,这是她日常训练的真实写照。

教练陈若琳一直悉心陪伴,严格管控饮食,陪她加练到深夜[]。 全红婵曾坦言自己因压力半夜惊醒,担心“跳不好”。陈若琳用自己的经历安慰她,甚至讲起伦敦奥运会失误的糗事:“我当年炸鱼式入水被做成表情包,现在不也活得好好的? ”

如今进入大学,暨大为她提供了更系统的支持体系。 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业可延至8年毕业,学分可通过线上课程、假期集训和比赛成绩折算。这让她能更好地平衡训练与学业。

尽管外界有“退役”的猜测,全红婵显然没有放弃的打算。

面对网暴,人民日报两次为她发声,批评“不能毫无下限”,强调青春期发育是自然规律,健康比奖牌更重要。这次入学,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纷纷祝福鼓励,成为她坚强的后盾。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