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享受乐趣?笔者认为,首先要明晰乐趣的定义与内涵,其次要以赛为抓手,合理实施比赛,让学生在挑战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成功体验,从而享受体育学习的乐趣。
一、体育学习前提下“乐趣”的内涵
“乐趣”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使人感到快乐的情趣”。[1]如通过阅读一本好书,从中感受乐趣;去一个想去的地方,感受旅行带来的满足;与朋友高质量的交流,从而获得欢愉;参与适宜的运动,让身心得到愉悦等。由此可见,只要客观条件能够满足人的主观感知,就能够使人产生快乐的情趣。毛振明在其主编的《体育教学论》中指出“体育本身就是充满乐趣的运动文化,学生对体育的乐趣追求也是体育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体育中的乐趣因素可使体育教学成为活泼和充满乐趣的过程”。[2]
基于此,笔者认为体育学习中的乐趣是学生亲历课堂过程之后,以“我”为中心的结果呈现,即学习者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真实信息反馈。它可以是身体参与运动时,大脑产生多巴胺所带来的运动快感;也可以是完成某个具体任务,达成某项目标后的自我肯定,即成功感和满足感;还可以是通过学习获得高阶认知及情感升华,体验更高层次的乐趣。
二、体育课堂“赛”与“乐趣”的关系
在现实体育课堂教学中,男生到了初中阶段,在体育学习的各环节中最有乐趣的莫过于与同伴一起“比赛”。如,在短距离快速跑教学场景中,教师运用让距赛、追逐赛、接力赛等赛的形式,学生就不觉得枯燥,且乐此不疲了。由此可见,学生在比赛情境下更容易滋生乐趣。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赛既是让学生沉浸式参与体育学习、享受乐趣、促进运动能力提高的教学手段,也是帮助学生在心智方面获得发展,提高在团队环境下自我定位的认知。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赛,既有竞技项目比赛,也有非正式的比赛,如各种带有竞争性的体育小游戏,均是赛的具体体现。对学生个体而言,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学生运用原有技能在比赛中充分享受运动乐趣;二是学生将掌握的新技能运用到比赛中且获得成功而感受到的乐趣;三是在新旧技能融合后的比赛中,在赛场上有技术或战术方面的创新,在创新过程中享受到的乐趣。如,在初中《篮球:助跑+单手扣篮》教学中,教师设计不同高度的篮高为比赛条件,第一层的赛在较低的蓝高下进行,让学生运用原有的运动技能完成扣篮,在自我认可中享受乐趣;第二层的赛在中等高度下进行,让学生运用本次课所学习的“助跑+单手扣篮”动作技术完成扣篮,获得超越自我的满足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从而享受乐趣;第三层是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动作技术,自己创新动作在中等高度条件下完成扣篮,让学生在比赛中成就自我,从而在情感上滋生乐趣。这三个层次对学习者而言不是简单的技能进阶,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达成不同层次的目标,实现的自我认可,从而获得身体、精神等多维度的满足感,从而享受乐趣。
三、体育课堂教学中“赛”的设计策略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运动能力、认知水平等多方面的差异,在实际教学中难免会“众口难调”。但是几乎没有学生不喜欢比赛和游戏。体育教师加强对比赛设计的研究,有利于在运用赛的手段时,针对不同学习进程以及不同能力的学生,做出准确有效的设计与安排,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改变赛的条件,让每名学生都能享受比赛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赛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帮助每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一场高质量的赛应该要有扣人心弦的过程,让每个参与者沉浸其中,在享受运动乐趣中锤炼品质、锻炼意志。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团队型竞赛设计上往往容易忽视学生个体的体验感。如,在接力赛跑的设计中采用统一距离要求、无差异性分组,忽视了“肥胖的我”“体质弱的我”“个子矮小的我”“跑得慢的我”等个体在与其他跑得快的学生共同参与时所呈现出的“先天不足”,造成了这类“我”无法获得参与该比赛的乐趣,甚至会出现害怕影响全队的比赛结果、害怕同伴责怪等畏难心理,不愿意参与比赛。反过来看,如果分组不合理,对手不强,也会让跑得快的学生没有感觉到挑战性,也无法从比赛中获得足够的乐趣。
出现如上问题,是比赛条件设计不足所造成的,教师在关注学生差异下,对迎面接力比赛可以做出如下条件的改变,让学生享受学练的乐趣。如,基于学生运动能力进行无差异分组,跑的距离无差异。即依据前期学习中所掌握的学情,将男女生按短跑能力强、能力中等、能力较弱分为三类,分别均衡安排到各个小组中,统一距离下进行比赛。小组成员自行安排每个人跑的顺序,进行多次比赛,每次比赛前都允许更换组员跑的顺序。这样的比赛形式,让比赛难以预测,比赛人员出场顺序、每个人的努力程度都会影响比赛结果,让能力弱的“我”和能力强的“我”都充分发挥潜力,享受比赛的乐趣。再如,比赛的条件设置为无差异性分组,队内每个人跑的距离有差异,但整体无距离差异。人员安排同第二种,不同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长短不同的奔跑距离。以每组有6名学生为例,将400m跑道划分为100m、80m、70m、60m、50m、40m六个不同的跑动距离,各组学生按照自身能力选择跑的距离,以接力的方式进行比赛。比赛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不仅要求学生全力参与,更是给予学生发挥智慧的空间,让学生体悟比赛中的战术运用价值。这样的比赛充满了挑战性,能让学生充分投入其中,享受比赛的乐趣。
2.优化赛的标准,让每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
让学生通过赛享受运动乐趣,需要巧设课堂情境,“联接”师与生、生与生的“共同情感”。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挑战性、竞争性、互助性等,调动学生运用多感官体验,实现沉浸式学习,达成让学生享受乐趣的目标。如,在七年级“跳高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挑战不同高度的比赛,从基础过杆到平均水平的高度,再到10%的学生能达到的高度,最后到班级纪录挑战赛。让每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挑战目标,在赛中强化学练,获得乐趣。同时要注意教师不仅是赛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要投入到比赛中,让学生挑战教师跳的高度,能够更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享受学习的过程,从而获得学练中的乐趣。
3.分配赛的角色,让每名学生都能实现自我
体育课堂教学背景下,游戏和比赛中往往会有不同的角色,依据学生特点,在比赛中合理分配角色尤为重要。如,为提高七年级学生的篮球步伐灵活性,教师在教学中安排了“老鹰抓小鸡”游戏。该游戏各角色(老鹰,鸡妈妈,小鸡)的下肢运动方式上跟篮球步法相似。如鸡妈妈张开手臂拦截老鹰时还会自然做出并步、侧滑步等;老鹰在想办法突破拦截时会做出交叉步、转身、上步、后退步等;小鸡在跟随鸡妈妈躲避老鹰时,会自然的做出后退步、左右侧滑步、交叉步等。在比赛时让身体灵活的学生扮演老鹰,强壮的学生扮演鸡妈妈,其他学生扮演小鸡。扮演老鹰的学生会因抓到小鸡获得成就感,鸡妈妈会因为成功保护了小鸡而满足,小鸡会因为没被老鹰抓到而乐在其中。如让跑得慢的学生当老鹰,体重大的学生当小鸡,学生很容易在比赛中得到挫败感,从而失去了乐趣。
在专项运动能力教学的比赛设计时,教师在赛中要根据学生专项技术的能力进行角色和任务的安排。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运球能力强的学生充当后卫,身高有优势的学生当中锋,传球灵巧的学生多把球传给投篮准的学生等,学生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在比赛中获得乐趣。同时,教师对每个人承担的角色进行评价与鼓励,而不是仅表扬得分高的学生。让学生乐于承担多种角色,而不是只想当得分手,这样才能实现培养团队意识的目标,让学生在团队成长中获得更高阶的乐趣。
4.保持赛的连续性,让每名学生充分参与
体育课堂中的赛要把时间和空间交还给学生,教师不要随意打断赛的进程,才能让学生在赛中学练起来,享受赛的过程。如,八年级“足球进攻配合”的教学中,教学后期可以设计3VS3进攻与防守的团队对抗性比赛,在设计中既要针对当堂学习内容(进攻配合),又要链接以前学过的足球技能(如防守技术)。如,在比赛中要求防守队员以2min内尽量不让对手突破为目标任务,进攻队员以规定时间内尽量多次突破防守为目标任务;2min后角色互换,继续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即使发现了学练中的问题也不要打断比赛,保持比赛节奏,赛后再还原比赛场景进行深度讲解,并组织学生再次演练,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更多经验,从而实现以赛代练的目的,也让学生充分享受比赛的乐趣。
5.规划赛的进程,让每名学生享受学习过程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落实学会、勤练、常赛”“设计专项运动技能的大单元教学”。在大单元教学中,赛的设计和实施需要按照教学进程合理安排。以“在各种条件下能出手投篮”为主题的大单元为例,在投篮技术学习的初期阶段,以学生个人比赛为主要方式,包括在罚球线、底线、三分线外的规定数量的投篮比准赛;在学练中期阶段,让学生与同伴进行适度的对抗比赛,如两人在规定时间内1VS1(一人进攻一人防守),完成不同区域下的投篮比赛;在教学后期,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积极参与团队比赛,如让学生根据自己在各个区域的命中率和身体条件,选择承担后卫,前锋、中锋等位置,参与3VS3半场比赛或5VS5全场比赛。
总而言之,在关注学生差异的前提下,精心设计赛的赛程,让学生能够享受身心投入所带来的快乐,在挑战自我进程中,在帮助他人进步中,获得更高认知的快乐。通过个人特长努力实现团队目标时,获得更有意义的快乐。让学生乐学、乐练,实现帮助每名学生享受学练乐趣的目标,为终生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制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比赛体育课堂教学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发芽比赛大灰狼(2019年4期)2019-05-14 16:38:38选美比赛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10期)2017-10-31 22:30:38比赛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2016年11期)2017-01-09 22:11:332016体育年中国科技信息(2016年20期)2016-12-08 06:39:48我们的“体育梦”学苑创造·A版(2016年9期)2016-10-10 11:14:12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作文教学研究(2016年1期)2016-07-05 12:22:32最疯狂的比赛智慧少年(2016年2期)2016-06-24 06:12:54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中国学校体育2024年11期
中国学校体育的其它文章绘本魔法点亮情绪灯塔跑道上的篮球嘉年华运用PDCA循环管理 助力大课间活动提质增效舞动课堂 以体育人精准把脉细谋划 抒写共赢新篇章精准联动帮扶 实现学校体育共富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世界杯球星|世界世界杯|世界杯周边商城网|114t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