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组手运动员选材特点的分析研究

2280 用户评价 | 2025-08-12 01:57:59

汤 财,王 伟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空手道组手运动员选材特点的分析研究

汤 财,王 伟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及专家访谈法对我国空手道运动员的选材进行归纳总结,利用文献综述对空手道运动员的选材进行分析,为我国空手道运动项目运动员的选材提出建议和理论参考。

空手道发源于历史上的琉球王国,是一项在中国起源而在日本发展的以徒手技击为主要内容的运动项目,其主要运用形式包括组手和型。空手道是一项追至真至善、超越自我的武学,其目的是锻炼体魄、启发身心,主要包括踢、打、摔等多种技术方法,是一项既具有激烈竞争性有具有观赏娱乐性的体育运动。

随着空手道在我国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对也抗越来越激烈,训练方法和理论研究不断增多,不断透明化,在当今的竞技比赛中只有选拔优秀的运动员,利用现代化的科学的训练手段进行不断的训练、培养,才能提高运动员的成材率,创造优异的成绩。运动训练实践表明,不同身体形态、不同身体素质的运动员,接受同样的专项训练,却取得不同的训练效果,因此选择合适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选手,进行特定的专项训练,能提高运动员的成材率。

1 空手道运动员选材因素分析1.1 身体形态

空手道组手比赛是一项以头部和躯干为攻击目标、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性项目。想要以拳或腿击中对方的有效部位,而保护自己不让对手得分,就一定要有高度优势;并且空手道组手比赛要求动作速度快、动作灵敏,这就要求运动员体重较轻,身体的皮下脂肪要相对较少。所以,体重、身高、上下肢长度及皮脂厚度在空手道运动员选材中重要意义,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及在比赛中优势。

根据对国际空手道联盟(IKF)2006—2009年度邀请赛等多次世界性空手道比赛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参加高水平比赛的组手运动员整体上都具备:身材高大、上体有力而略显单薄、肩宽、下肢修长。从而得出了组手比赛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上的要求:较高的身材和较长的四肢,身高和体重保持适当的比例。

综上所述,在选拨空手道运动员要求运动员上下肢较长,腹部肌肉发达、体型偏瘦、身材高而相对体重轻、脂肪含量较低。只有具有良好的肌肉力量,在同性别、同级别的运动员中体重较轻、身材高的运动员才更适合接受空手道组手专业训练。

1.2 身体机能

空手道是一项有氧和无氧代谢混合供能的运动项目,不同强度的空手道训练对空手道运动员的有氧、无氧代谢能力是不同的。在空手道比赛中主要依靠冲拳、踢腿、摔动作的结合,克敌制胜,属于全面运用技术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要求比其他项目要高。空手道组手比赛中防守的时间在0.3至0.5秒之间,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动作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而人体内的三磷酸腺苷储备并不能满足运动员的比赛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运动员时尽量选择具备高水平的高能磷酸物质的储备和供能能力的运动员。

空手道训练和比赛中运用步法的移动与冲拳、腿法、摔法的结合进行进攻或防守反击,在这个过程主要由无氧代谢中的糖酵解供能为主,有氧代谢供能参与,这个供能过程产生大量乳酸,容易导致运动能力下降。无氧能力强的运动员,安静时的脉搏是较缓慢而有力的,有氧能力强的运动员的体力恢复能力较强,因此,在选拨运动员时,要求运动员安静时的脉搏尽量缓慢有力,负荷运动后脉搏恢复快。

1.3 身体素质

1.3.1 速度素质 空手道同时也是一项高强度、快速反应的运动,在比赛中对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的要求较高,空手道运动的比赛中的得分往往只有几秒中的时间,所以要求运动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对对手的判断。同时空手道比赛是高度紧张和复杂的对抗,只有具备最大限度发挥各项速度素质的能力,才能在比赛中抓住得分的机会进行得分,才能适应高强度、快速度的比赛节奏,才能在比赛中做到手快、身快、腿快,心到体到,对对手的动作迅速做出反应。因此,在选拨运动员时选择反应速度较快,运动发育水平高,动作迅速的运动员更容易适应空手道运动的训练和比赛,更容易在比赛中赛出成绩。

1.3.2 耐力素质 空手道的赛制为3分钟一局(男子)的无间歇比赛,目前国内每个公斤级别的比赛基本在一天结束,往往运动员需要进行8~10场的比赛才能进入决赛,所以对运动员耐力的要求极高,耐力也显得极为重要,这里的耐力包括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速度耐力即每场比赛中都要保持充沛的体力,保证在比赛中正常发挥和有效的运用运动员所准备的战术;力量耐力即必须具备长时间进行激烈对抗的能力,保持在整个比赛中进行有效击打和防御对手的能力,而且这些能力至少保持到整个比赛结束(8~10场),一旦出现肌肉疲劳,比赛的最后胜利将会异常艰难。因此在选材中应测试运动员的耐力素质,选拨最大摄氧量较高、耐力素质发育较好的运动员。

1.3.3 柔韧素质 空手道运动中包含有拳法、腿法、摔法,其中腿法主要进攻腰部以上位置,腿法对柔韧要求相对较高,随着空手道运动的不断发展,以及竞赛规则的不断完善,得分技术向高度方向发展,因此空手道运动对运动员腿部和髋的柔韧性有极高的要求,在选择运动员时应注重测试运动员的柔韧性,以便于其后面的训练与比赛。柔韧素质是空手道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基础,柔韧素质是完成空手道动作的基础。在选材中进行柔韧素质的测试,选拨柔韧素质好的优秀运动员,提高动作的完成情况,加快技术动作的教学及战术的实施,缩短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时间。

1.3.4 灵敏性和协调性 空手道运动的技术动作是一个全身协调统一的复杂过程,不仅要求动作速度快、动作灵敏,还需要有力量,这就需要运动员有较高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在比赛中,灵敏和协调的体现是最为明显的,只有心到身到才能完成动作的统一,完成得分动作进行得分,只想到而做不到在比赛中是很难得分的,身体虽协调但动作不灵敏在比赛中也很难得分,因此,在空手道比赛中只有灵敏、协调同时具备才能充分展示运动员本身的技术和战术,比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赛出自己的风格。所以在选择空手道运动员时进行灵敏素质的测试,要求运动员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身体协调、迅速、准确的完成各种动作。

1.3.5 力量素质 空手道竞技技术和规则的要求使得空手道运动技术的打击力量受到很大限制(寸止),虽然规则的要求是“寸止”,即接触即可,但是空手道运动是高强度的运动、是迅速反应的运动,对运动员下肢的力量要求极高,下肢力量是全身力量的保障,只有保证下肢力量充足的情况下,在空手道比赛中才能制胜,才能发挥运动员本身所具有的水平。力量是耐力、速度、灵敏的基础,是属于最基础的素质,是其他素质的保障,没有力量谈素质那是空谈,在测试中应该包含对运动员的爆发力测试和肌肉力量耐力的测试,全面测试运动的力量(包括上肢、躯干和下肢),是对运动员进行评价的基础,在训练中也应注重对运动各方面力量的训练。

2 结 语空手道运动项目运动员的选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通过对运动员多方面的综合考察,才能选拨出真正优秀的运动员,从而达到选优的目的。在空手道项目运动的选材中,应选择的运动员的条件是:身材修长,身高体重指数较低,皮脂厚度适当的良好身体形态;安静时脉搏徐缓有力,心肺功能良好,在负荷运动后心率恢复较快;反应灵敏快捷,动作速度快,柔韧性好,心理稳定性高。

[ 1 ] 黄轲禹.我国空手道组手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及对策研究[ D ].吉林:吉林大学,2012.

[ 2 ] 喻俊莉.空手道组手基础训练研究[ 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 3 ] 张国宝,丁虎.中国优秀空手道女子运动员后手中段技术的运用分析[ J ].运动科学,2013(9).

[ 4 ] 王亚兰,肖楠.浅析空手道组手运动项目特点与训练要点[ J ].学海纵横,2008.

G886.5

A

1674-151X(2015)09-048-02

2015-08-05

汤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猜你喜欢

空手道选材耐力

倍耐力P Zero Elect原配超高性能极氪001FR汽车与运动(2023年11期)2023-03-04 08:03:26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4期)2020-06-16 03:38:06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18年9期)2018-11-08 11:03:42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车迷(2017年10期)2018-01-18 02:10:57空手道在苏联(上)看世界(2018年1期)2018-01-11 00:55:12传统空手道与竞技空手道的比较研究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7年3期)2017-06-22 14:35:41空手道与武术散打的对比分析军事体育学报(2016年2期)2016-06-15 20:28:14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军事体育学报(2014年3期)2014-02-27 16:00:12超级空手道科技知识动漫(2011年5期)2011-05-11 08:17:22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50

少年体育训练2015年9期

少年体育训练的其它文章学生体质健康预警及处方促进的软件研制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北京市高校大学生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研究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积极心理效益研究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整探析利用软式垒球项目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