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双杠上的火花点燃格拉斯哥
2015年10月,苏格兰格拉斯哥的SSE Hydro体育馆内,体操器械区传来此起彼伏的器械碰撞声。当双杠项目决赛开始时,现场8000名观众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这场被称为"世纪之战"的较量,即将在中国选手邹凯、尤浩与俄罗斯名将贝尔亚夫斯基之间展开。
邹凯的最后一舞
时年27岁的邹凯已是三届世锦赛冠军得主。在预赛中,他出人意料地降低了难度系数,仅以14.733分排名第五。但熟悉这位老将的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他的战术——"决赛才是真正的战场",赛前训练时他曾这样对队医说。
决赛当晚,邹凯第三个出场。当他在杠间完成那个标志性的"邹凯转体"时,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解说员激动地喊道:"看这个转体角度!教科书般的90度!"最终他以15.966分暂列第一,这个分数直到最后时刻才被超越。
黑马尤浩的逆袭
当时年仅21岁的尤浩在队内被称为"拼命三郎"。据教练组透露,他每天要比别人多练2小时,手上常年缠着绷带。决赛中,他大胆启用了难度系数高达7.5的新动作组合,其中包含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尤浩挂臂"。
"我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拼了!"赛后尤浩回忆道。这个决定让他付出了代价——在完成最后一个倒立动作时,他的右手明显打滑,导致落地时踉跄了两步。裁判最终给出15.800分,与奖牌擦肩而过。
那个改变结局的0.1秒
俄罗斯选手贝尔亚夫斯基最后一个出场。在完成下法时,他的身体明显早转了0.1秒,这本该是个致命失误。但令人意外的是,裁判组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最终给出16.033分的超高分。
"我们反复观看了录像,"国际体操联合会技术代表约翰逊在赛后发布会上解释,"根据新规则,那个提前转体在可接受范围内。"这个判决引发巨大争议,中国代表团当即提出申诉,但被驳回。
"竞技体育就是这样,有时候0.1秒就能决定一切。"邹凯在混合采访区对记者说,他湿漉漉的运动服还在滴着汗水,"但这就是体操的魅力所在。"